当前位置:

{看完} 12:89 个死掉的 AI !产品 我发现这些需求就不该用 AI 解决

来源:红网 作者:李欣瑜 编辑:陈晋妃 2025-07-21 05:18:33
时刻新闻
—分享—

辟复

AI应用赛道最多的是什么?答案有点地狱:墓碑。

A16z最近有过暴言:上线48小时内,如果你的AI产品没有火遍社交网络,那就等于死了——48小时,那可不得尸横遍野。

AI坟场在冒烟

AI应用的高淘汰率,倒一直都居高不下。国外一个叫Dang.ai开了一个版面,就叫「AI坟场」,整理了一套产品名录里。其中,有1289个产品是关闭,或者停止运营的状态,主要是国外的产品,光2025年,就新增了两百多个。

这份名录品类五花八门,工具类、生成类、聊天类都有。其中聊天机器人占比接近40%,辅助代码类的也超过了20%。

甚至不乏曾经的明星产品:比如Neeva,曾经一度叫板Google,要用AI重塑搜索体验,现在也埋了。

成功的原因各有长处,但失败的原因都如出一辙:几乎都是套壳产品。这些套壳产品千奇百怪:有生成名人肖像的MaskrAI,辅助决策的Oinionate,都聚焦在非常具体而微小的场景上。

这是AI产品的一个大坑:以AI搭讪台词生成器「AIPickupLines」为例:它号称每天可免费生成10条搭讪句子,付费订阅则解锁无限生成,庞大的搭讪语料库。

在2022年末上线时它还很有话题性,但只坚持了短短的几个月,2023年初关闭了。

AI硬件也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赛道,但是代表玩家Humane的Rabbit胸针,既是先驱也是先烈,宣发铺天盖地,出货之后被喷的一无是处。

分析原因,不外乎功能娱乐性大于实际价值、应用场景单一难以应对复杂真实需求。

并不是说套壳没有价值,而是套壳面临着极其激烈的竞争,不仅是产品和产品之间的比拼,还要背负被大模型自身的功能更新所淘汰的压力。

那么大公司是不是就一定活得更好呢?

有自研模型,有充足的算力,大公司似乎在这个市场上有更多的优势。Neeva作为当时最早引入大语言模型的产品,曾经被认为是可以和谷歌对打的新星,一度融资高达7750万美元。但是在Google和微软垄断阴影中做通用搜索,注定这是一场库库烧钱的游戏,创业公司是烧不过巨头的。

不过,巨头的优势,也得看赛道。

而国内的「AI六小龙」中,Minimax拥有谱系完整的自研模型,且不止一个做到SOTA级别。然而在产品上,踩过的坑也不少:早在2023年3月,MiniMax公司的首款AI伴侣产品,也是早期最出圈产品之一Glow,因用户社区里「八成内容涉黄」曾被举报下架。

今年初字节跳动AI产品猫箱收严了内容标准;同年5月,另一热门产品XHer被央视点名批评低俗后直接停运整改,由阅文集团投资的「筑梦岛」,也同样因为擦边而被勒令下架整改。

即便是大厂,即便模型强大,即便算力充足,在实际的产品运营中,依然有很多因素在左右成败。

情感陪伴:AI创业的大逃杀

要说不说,情感陪伴这个赛道可谓是很神奇的存在,这个品类吸引着大大小小的团队前赴后继,但真正能存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月之暗面出品过Ohai,阶跃星辰出品过冒泡鸭,Minimax在Glow受挫之后几乎无缝主推了星野——虽然各有各的战绩,但大家的动作统一,必然是有理由的。

「AI伴侣」曾被认为是继通用对话问答之后最有希望跑出「killerapp」的垂直场景,据a16z统计,2023年全球流量Top50的AI应用里有8款属于AI陪伴类。

一定程度上,它的确代表着人们对于新技术的想象:十年前,电影《Her》所描述的人与AI坠入爱河的科幻桥段,还显得遥不可及;而十年后的今天,大批AI「男友」「女友」已经大摇大摆走进现实。

另一方面,以聊天为主要形式的陪伴类产品,也非常能体现生成式AI的优势:它们通过学习人类对话来模仿情感,却比真人更体贴温柔,永不离席,无疑击中了现代人隐秘的孤独痛点。

好的聊天产品,体验起来令人上头,经常能看到社交媒体上有人感叹,「这辈子都离不开AI了」——这句话,引得无数创业团队竞折腰。

但是这门生意显然不好做。就算不提对于色情类内容的监管,更棘手的是盈利模式:情感需求要怎么赚钱,大家一时间也没想出什么办法。

目前市场上的AI伴侣应用大多采用订阅制,收费并不算高,提供无限对话、解锁更多场景、更加定制化等等服务。

但这对于套壳产品来说,无法不顾及成本,因此只能增加收入。不少产品引入了游戏化的氪金玩法,例如抽卡解锁新的剧情和人设、排行榜竞技、培养亲密度等等。

这使得AI伴侣App看上去更像是二次元养成手游,而运营团队也需要不断刺激社群,产出新剧情和角色来供用户消费。对于套壳类应用来说,无论是调用成本,还是运营强度都居高不下。

Questmobile的数据也显示,除了字节系的猫箱之外,国内主要AI伴侣应用在2024年底月活跃用户和使用时长均开始下滑,其中筑梦岛的月活在2023年12月骤降近14%,人均使用时长腰斩近一半。

一些头部公司只能谋筹转型:有的弱化「情感陪伴」宣传,希望摆脱单纯做虚拟恋人的定位。还有创业者尝试差异化路线,例如开发「非恋爱型」AI陪伴:提供游戏陪玩的AI伙伴,或者像月之暗面那样开发基于动漫角色的AI朋友,寄望满足一些更轻度、更健康的情感需求。

显然这又回到了最早的问题:过于垂直和小众,盈利无以为继。

在全球市场上,美国的Replika和Character.AI是两大标杆产品:前者诞生最早并采取订阅收费模式,后者依托Transformer架构爆火、用户数一度遥遥领先。然而有趣的是,用户更多的Character.AI在变现上却不如用户更少的Replika。

2024年前八个月的数据显示,Replika凭借50%以上的付费用户比例,月收入稳定在200万美元左右,在2024年上半年雄踞全球AI伴侣应用营收榜首;反观Character.AI虽然拥有千万量级用户,却因为免费策略和付费意愿低迷,营收表现平平,最终卖身Google。

种种迹象都说明,虚拟伴侣并非一个容易规模化挣钱的生意:要么你抓住小众深度用户肯付费,但总盘子有限;要么你获取海量闲散用户图流量,但变现艰难。

AI陪伴的意义,不在于替代人的陪伴,而在于填补某些现实中暂时无法满足的情感空白。然而,情感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共鸣与联结,这一点从未也永不会被硅与电所完全复刻。

对于用户来说,可能是一时新鲜。但对于绝大多数入局者来说,烧光投资人的钱只是时间问题,日子一到,只能成为AI墓地里的又一座墓碑。

  据介绍,根据气象监测情况,今年4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2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5%,截至6月13日,大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超60天,郑州等10个地市在70天以上;平均气温23.2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8度。

来源:红网

作者:吴政良

编辑:卓霞雰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ap.jxgbpx.cn/sldn/17345_2749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