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浪潮下,各地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力求为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其中,武川县黄芪羊项目作为一个极具创新性和发展潜力的产业模式,正以其独特的闭环产业链,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出一条崭新道路。
武川县黄芪羊项目的起点是科学严谨的公司品种选育。内蒙古远牧生态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内蒙古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紧密合作,运用先进的基因技术和养殖科学,从众多肉羊品种中筛选、培育出最适宜与黄芪饲料搭配饲养的品种。这些优良品种不仅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还能更好地吸收黄芪中的营养成分,为高品质羊肉的产出奠定基础。比如,选用国外生长快、肉质优的肉羊品种作父本,国内繁殖能力强的多胎母羊作母本进行三元杂交,培育出具有稳定遗传特性的基础品系,保障了黄芪羊养殖的品质可控性。
农户引种扩繁环节,是黄芪羊产业规模扩大的关键。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公司为农户提供优质种羊苗,并给予全程技术指导,从羊舍建设、养殖环境控制到疫病防治,事无巨细。合作社则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将分散的农户有效联结起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降低农户养殖风险。农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养殖,充分利用自家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实现增收致富。在这种模式下,种羊苗走进千家万户,黄芪羊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黄芪饲料研发加工是黄芪羊项目的特色核心。依托专业的动物营养研发技术,研发人员将黄芪与其他多种饲料原料科学配比,研制出适合黄芪羊不同生长阶段的专用饲料。这些饲料不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常规营养成分,还融入了黄芪的药用价值,让羊在生长过程中充分吸收黄芪有效成分,从而改变肉质、口感与营养价值。黄芪羊吃了这种特制饲料,肉质更加紧实、蛋白质含量更高、脂肪含量更低,市场竞争力远超普通羊肉。
合作社在肉羊培育阶段发挥着重要的组织管理作用。他们组织农户按照标准化流程养殖,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提升农户养殖水平。同时,合作社实时掌握肉羊生长情况,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出栏时间,确保羊肉供应的稳定性和时效性。当肉羊达到出栏标准后,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与下游屠宰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障销售渠道畅通。
工厂屠宰加工销售环节,实现了黄芪羊产品的增值与品牌塑造。现代化的屠宰加工厂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先进的屠宰设备和加工工艺,对黄芪羊进行精细分割、深加工,开发出冷冻羊肉、羊肉卷、羊肉熟食等多种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将黄芪羊产品推向全国各地市场,甚至出口海外。比如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渠道,拓宽销售范围,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打响黄芪羊品牌。
固废和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是黄芪羊产业闭环中不可或缺的环保环节。通过建立专业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以及病死羊等进行安全处理。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制成有机肥,污水经净化达标后循环利用;病死羊采用特殊无害化方式处理,防止疫病传播和环境污染。这不仅保障了生态环境安全,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有机肥生产为黄芪羊产业闭环画上圆满句号。利用养殖固废生产的有机肥富含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是优质的土壤改良剂和植物肥料。将这些有机肥应用于黄芪种植以及其他农作物种植,既降低了种植成本,又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形成“养殖-有机肥-种植-饲料-养殖”的良性循环。例如,用有机肥种植的黄芪,根系更加发达、有效成分含量更高,为黄芪羊养殖提供更优质的饲料原料,进一步提升羊肉品质。
黄芪羊项目构建的闭环产业链,犹如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各环节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仅推动了肉羊养殖、饲料加工、屠宰销售等传统产业的升级,还带动了种植、环保、电商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未来,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黄芪羊产业必将展现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乡村振兴的璀璨明珠。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