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单先生最近摊上件闹心事:去年12月,他在沈阳宾捷保时捷4S店试驾一辆保时捷718时出事了!车子先是“推头”(转向不足)撞上马路牙子,接着又蹭了另一辆车。
交警判定单先生负全责,没毛病。但4S店的索赔让他懵了:一开始张口就要新车价75万的一半,37.5万!后来“砍价”到20万,说是“车辆折损费”。单先生当时一着急,签了赔偿协议,4S店还说这是和保时捷总部商量好的。
事情还没完:
单先生一直有个疑问:这试驾车到底有没有上商业保险?他不知道。直到今年4月,他了解到更多信息:这辆事故车修好总共花了14万多(应该是走了保险),最后被4S店以51.5万的价格卖出去了。
这下单先生更觉得那20万赔得冤了:车修好才花了14万,最后还卖了51万多,4S店凭啥要自己赔20万折损费?虽然事故责任是自己的,但这赔偿金额怎么算出来的?合不合理?他完全搞不明白。
这事给想试驾的朋友提了个醒:
签试驾协议前,一定一定逐字逐条看清楚!特别是出了事责任怎么划分、怎么赔,心里得有数,别等出事再扯皮。
万一真出事了,别冲动签任何赔偿协议!冷静下来,最好先找懂行的(比如律师)问问,再跟4S店好好谈赔偿的事,别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试驾出事故负全责没得说,但4S店修车花了14万(保险赔付)、转手卖了51万多,还要试驾者额外赔20万“折损费”,你觉得这合理吗?试驾协议里隐藏的“天价索赔”条款,消费者该怎么保护自己?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建议!
世界经济论坛官网17日刊文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车企生产的电动汽车占全球电动汽车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在这一市场上,墨菲和其他分析师认为,美国车企当下很难抵挡中国自主品牌的实力。墨菲说,消费者现在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忠诚度”很强,尤其是在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超过100%的关税后,这种“忠诚度”可能会变得更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