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靠进口 “中国为何”宁买美国转基因大豆 也不买邻:国俄罗?斯豆

2025-07-28 09:02:15      来源:南方网

中国一年吃掉上亿吨大豆,八成都靠买。奇怪的是,咱身边就有个“地广人稀”的邻居俄罗斯,可买豆这事,偏偏还得翻山越海去找美国。

路远、价格高,还挨关税,到底图啥?买远不买近,理由得讲清楚,咱今天就把这笔“豆子账”捋一捋。

咱自己种不够,买豆成了“刚需”

2024年9月,新疆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宁州户村,联合收割机满地开动,黄豆装进编织袋,一袋又一袋。

全年全国自产大豆预计1800万吨,而进口数量高达9500万吨。从数据看,全国每吃10口豆,有8口是从国外买的。

2019年,大豆进口总量8900万吨,比上一年增加90万吨。与此同时,全国种植面积扩大到1.3亿亩,总产量才1680万吨。种得起劲儿,产量却还是低。

大豆的用处在哪?榨油、做豆腐都用它,一吨大豆能榨出0.18吨豆油,还剩0.8吨豆粕,猪鸡都靠这个长肉。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消费大国。餐桌上的油离不开大豆,饭碗里的肉也靠豆粕撑着。大豆不是补充品,是必需品。

问题出在种植结构,全国大豆主产区集中在东北三省,但多为小规模家庭种植,机械化程度低,单产水平上不去。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负责人杨中路2024年明确指出:中国大豆生产存在“种质资源利用不足、生物育种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这不是一个春天能解决的结构问题。目前,中国大豆仍旧高度依赖进口,占比超过85%。解决办法只有一个:买,而且得买得上、买得稳、买得起。买豆,不是想不想,是能不能活。

那么,从谁家买?市场不是空的,选项摆在眼前。邻居家俄罗斯,关系好,地近,怎么就成不了主力?下面要说清楚。

邻居家的豆,为啥不敢买?

俄罗斯全国面积1709.82万平方公里,潜在农用地占全国面积的25%。看上去宽阔肥沃,似乎是大豆的新来源。

但现实并没这么美,实际被利用的耕地只有潜力面积的一半左右。

1991年起,俄罗斯推行土地私有化,启动农业市场改革。但到1998年,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仅为2%。农业系统整体进入衰退状态。这种萎缩直到2000年普京上台才开始缓慢改善。

2002年6月22日,《联邦农用土地流通法》通过,允许土地买卖,俄罗斯农业才真正进入市场轨道。政策上看起来进展不小,但现实难题一个接一个。

问题出在气候和基础。远东地区适合种豆的地确实不少,但温度低、生长期短、极端天气频繁。

种豆讲究稳产,遇上倒春寒或秋季霜冻,产量直接打折。种子刚出芽,一场霜冻能冻到烂根。

就算种出来了,还得送得出去。远东地区港口设施落后,铁路运力紧张。货出了地头,走到黑龙江边上,要换装一次,过境再换一次,成本高、时间长,没人敢签长期合同。

俄罗斯虽具备农业潜力,但出口能力薄弱、基础设施落后、产量波动大,短期内无法形成稳定供货渠道。

政策、地缘、感情都不缺,真正缺的是规模化产能和系统性的出口通道。中国大豆进口85%以上靠国外,这个“国外”得能随时供货,不是看地图谁近。

俄罗斯不是没人买,但顶不上主力。2025年以前,中俄大豆贸易依然处于“政策引导+有限试点”阶段。一个亿吨级的大豆消费市场,靠试点远远不够。

既然邻居家靠不上,那就得看看谁能真“兜底”。接下来,要说的是那个常年占据主供应地位的国家——美国。

美国豆,咋就成了“主力军”?

2025年5月,美国农业部公布数据:截至5月15日一周,大豆出口检验量为21.78万吨,低于预期的42.5万吨。

但即使下滑,美国依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大豆出口国之一。2023年上半年,中国从美国进口1970万吨。

美国大豆能稳定出口,有原因。首先是规模。美国中西部被称为“黄金种植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一望无际的豆田,机械化种植效率极高。

生物育种技术成熟,转基因技术高效稳定。每公顷产量高,病虫害少,抗逆性强。种出来就是工业品,批次统一、油脂含量稳定。

收割、储运、出口,全部靠系统。美国港口设有专门的压榨、检测、装船一体设施,从农场到码头再到远洋运输,形成一条完整闭环。

中国是买家,买的是安全感。美国大豆每吨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虽不低,但贵得合理、贵得可控。更重要的是,美国豆在国际市场有长期合约、有稳定供应记录。

价格高,但供应稳。美国大豆是一张保底牌。哪怕临时涨价,至少不会断供。而且还有期货市场、保险机制、信用平台支持,出了问题可以追责,赔得起。

2023年,中国买巴西大豆953万吨,同比上涨31.6%。买美国的下降32%。看起来像是“弃美投巴”,实际是市场调节。因为当时巴西收成好,价格便宜,正好填补供需缺口。

但美国没被抛弃。国家粮油安全要讲“多元供应”。美国是根基,巴西是弹性,俄罗斯还在观察。

说到底,买大豆不是挑朋友,是管饭的事。美国豆稳定、能批量供应,合同执行有保障。在国家安全面前,这些才是硬标准。

参考资料:

财经观察:一颗大豆的全球化博弈.环球网.2025-06-03

产量不能完全满足国内需求俄罗斯大豆生产潜力大但困难不小.期货日报.2018-06-13

8成以上靠进口:中国为什么要买这么多大豆?.蓝鲸新闻.2019-05-09

陈锡文:为什么中国85%的大豆需要进口.澎湃新闻.2017-09-26

巴西正将美国挤出中国大豆市场.观察者网.2023-07-26

  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为促进企业、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

责编:墨基编辑

多伦多大师赛总决赛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何浩楠直播

  公开资料显示,陈政高,男,汉族,1952年3月生,辽宁海城人,1970年12月参加工作,东北财经大学金融系货币银行学专业毕业,经济学硕士,系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

伊朗给全世界打了个样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可免签入境中国的新加坡游客同比增长10倍,马来西亚游客同比增长9倍,法国、西班牙、泰国游客均同比增长约4倍。 端午小长假期间,平台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15%。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和马来西亚的游客最多。

庆余年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杜兰特

  据四川省政府官网介绍,四川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八个区域之一,拥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性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多个重大区域创新平台。

伊朗报复美国的三种方式

  6月1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陈政高同志多位亲友处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部长、党组书记陈政高同志,因病于2024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p>

枭起青壤

  兰州机场T1+T2面积8.9万平方米,去年吞吐量超过1700万人次,可以说不堪重负。乌鲁木齐机场T1+T2+T3面积18.48万平方米,需要承载超过2700万人次的吞吐量。/p>

李晟被泼李佳航坐不住了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