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超豪华车消费税的新政策。根据这一调整,征税标准下调至零售价格90万元(不含增值税)以上的各类乘用车与中轻型商用客车,无论其动力类型是传统燃油、纯电动,还是燃料电池。原先的130万元门槛被下调至90万元,且这一新规定自7月20日起生效,届时,销售符合条件的新车的商家需按9%的比例缴纳消费税。
针对新政策的影响,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并做了深入分析。根据最新的政策规定,“豪车税”将根据车辆的总价进行征收,不再区分燃料类型。这意味着,尽管新能源车享受政府的产业支持,它们仍然需要缴纳该税。同时,二手车交易不再受此税项影响,也就是说,只要是符合国家报废标准的二手车,转手时不会再次征税。
另一个变化是在“豪车税”的计价标准上,政策明确指出,车辆的“达标价”是指零售环节的全部费用总和,不仅包括裸车价格,还包括配饰、精品和其他相关服务的费用。因此,消费者若购买的车辆接近税收标准的门槛,可能需要特别注意相关费用的核算。
尽管新政出台,对高端消费市场将产生一定影响,但从消费群体的反馈来看,政策并不太可能改变他们的购买决策。这类消费者对高端品牌有较强的忠诚度,且相对更不受税费变动的影响。然而,可以预见的是,这一政策可能会进一步抑制部分消费者的豪华车购买需求,尤其是在价格敏感的区域。
对于长沙市场的反应,当地一位奔驰4S店的销售总监表示,虽然新政策刚刚发布,具体影响还未完全显现,但从长远来看,受税收影响的高端车型的销量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尤其是奔驰S级和奔驰GLS等车型,之前未触及“豪车税”门槛,现在却开始征税,这对销售无疑会产生压力。
整体来看,新的政策对于国产车厂商而言是有利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价格较为亲民的车型。同时,消费者也有可能更加理性地对待高端车的购买决策,促使市场向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方向发展。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