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现状:煤价坚挺,但成交分化近期,环渤海港口动力煤市场呈现“报价上涨、成交谨慎”的特点。贸易商挺价情绪浓厚,优质低硫煤种领涨,实际成交价重心上移。然而,下游电厂采购仍以长协煤为主,对高价市场煤接受度有限,导致实际成交偏弱1。
高温天气持续推升电厂日耗,但受水电、光电等新能源挤压,火电需求增长有限,煤炭整体库存仍维持中高位1。部分贸易商认为,港口结构性缺货和发运成本倒挂支撑煤价,短期内易涨难跌;但也有观点指出,终端需求并未明显改善,高价煤或面临滞涨回调1。
2.政策影响:国家出手整治超产,供给端或收紧7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对山西、内蒙古等8个煤炭主产省(区)开展煤矿超产核查,重点检查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上半年单月产量是否超公告产能10%2。这一政策旨在遏制“以量补价”乱象,推动行业有序生产,避免恶性竞争。
市场普遍认为,若核查严格执行,部分超产煤矿可能面临停产整改,短期内供给收缩或支撑煤价2。长期来看,政策将优化产能结构,利好合规煤企,尤其是山西、内蒙古等地的龙头企业5。
3.供需博弈:水电成关键变量,8月下旬或迎转折当前正值迎峰度夏旺季,电厂日耗攀升,但市场真正的悬念在于8月下旬水电表现。若来水偏枯,火电负荷将被迫提升,加速港口去库,支撑煤价走强;反之,若水电充沛,高库存将继续压制市场13。
此外,非电行业(化工、冶金)的补库需求对产地价格形成支撑,但其持续性仍需观察宏观经济复苏情况3。
4.后市展望:高位震荡为主,关注政策落地与极端天气综合来看,短期内煤价在高温、政策及结构性缺货支撑下易涨难跌,但下游接受度有限,预计涨幅将逐步趋缓,维持高位震荡12。中长期走势则取决于:水电出力情况(决定火电需求边际变化)政策执行力度(影响供给端收缩程度)极端天气影响(如台风、持续高温等)结论:当前煤炭市场多空因素交织,贸易商与终端用户博弈加剧。政策调控与季节性需求共同主导行情,投资者需密切关注8月水电表现及核查政策落地情况,以把握市场节奏。
钟自然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