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消费者宋先生向媒体反映,其在购买江淮牌小客车后陷入了一场漫长的维权困境。宋先生发现,销售方河南思皓汽车销售公司并未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集团”)的官方授权,而针对车辆来源的质疑,江淮集团至今未给出明确回应,消费者怀疑背后存在企业内部的权钱交易问题。
据宋先生介绍,2023年11月,他在河南思皓购买了两辆江淮牌QX-PHEV油电混合小客车。购车后,宋先生出于谨慎,多次向江淮集团核实河南思皓的授权资质。然而,江淮集团方面明确回复称,并未授予河南思皓销售江淮汽车的资质。宋先生质疑河南思皓无授权,其所售车辆为何能使用江淮品牌?车辆的生产、流通环节是否存在违规?是否存在企业内部人员与经销商的非法勾结?至今江淮集团始终未对这些问题作出公开解释。
宋先生表示,一年多的维权过程中,他不仅面临购车款项的损失风险,更对车辆的安全性、合法性产生了深刻担忧。“消费者信任江淮品牌才选择购买,如今却发现可能买到了‘来历不明’的车,江汽集团的不作为让人心寒。”
行业专家指出,汽车销售授权资质的缺失可能涉及多重法律问题。河南思皓在未授权情况下销售江淮车辆,不仅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企业自身也可能面临合同欺诈、商标侵权等指控。此外,若江淮集团内部人员存在与经销商的权钱交易,将严重破坏市场秩序,损害企业形象及公众信任。
本网将持续跟踪事件进展,呼吁江淮集团尽快公开回应消费者质疑,厘清车辆来源及授权问题,维护市场秩序与消费者权益。
“积极管理你的核心业务,这真是一剂难吃的药。我们有很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墨菲表示,虽然底特律汽车制造商需要重新思考在中国的经营方式,但美国电动汽车领导者特斯拉的情况略有不同,与传统的底特律汽车制造商相比,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零部件方面拥有大约1.7万美元的成本优势,这有助于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使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汪品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