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号,《人民日报》头版专访魏建军,长城汽车搞研发的事儿在汽车圈炸开了锅。国家级媒体这么夸,不光是给长城正名,更像是告诉所有自主创新的民族企业:行业变革的时候,真本事才是硬底气。
以前不少人觉得自主车企不如合资品牌,长城这些年受的委屈可不少。但你去他们研发实验室看看就知道,人家是真在埋头干实事:墙上贴满技术进度表,电池方案改到第七版,新车在零下40度里测试。每年研发投入行业靠前,钱全花在发动机优化、传感器防雾涂层这些实在技术上,从没乱花在明星代言上。
魏建军以前说过不少掏心窝子的话,现在全在实验室里变成了真的。辅助驾驶能在乡下小路避开障碍,是工程师熬了上千小时,用海量乡村路况数据练出来的;新能源车续航破700公里,藏着23项电池专利,都是拿游标卡尺一点点抠出来的成果。
别人追新概念、搞花哨营销的时候,长城有点“一根筋”:别人炫智能座舱,它研究混动怎么更平顺;同行搞跨界联名,它把研发中心开到汽车强国。这种不跟风、死磕技术的劲儿,刚好对上了国家“创新驱动”的路子。
民族品牌的突围从来不是坦途,就像长城砖石要经得住岁月风沙的打磨。如今被主流媒体看见,不仅是对一家企业的肯定,更是对所有“闷头干实事”的中国企业的启示:真正的护城河,从来不是喧嚣的广告,而是把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变成自己脚下的“扎实路”。
#人民日报对话长城汽车魏建军#
#中国汽车如何做强做大民族品牌#
#长城汽车始终坚持长期主义#
阿拉木图人口近200万人,民航吞吐量规模在1000万人次;乌鲁木齐人口超过400万人,民航吞吐量规模在2700万人次。“新疆人均乘机次数更多,但乌鲁木齐国际旅客吞吐量不到阿拉木图的十分之一,国际货邮吞吐量更是阿拉木图的零头。” 李瀚明认为,换个角度,差距就是上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