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刚卖掉开了6年的帕萨特,换车时直奔丰田4S店。当年他笑话邻居的凯美瑞是“老头乐”,如今自己却成了日系车主。这脸打得啪啪响,但摸着良心说:“年轻时追求推背感,现在只求别把我丢半路上。”
德系车的魔力在方向盘上。底盘厚重得像焊死在路面,高速过弯车身稳如泰山。涡轮增压一介入,推背感直接顶到脊椎骨。开惯德系的人总爱嘲讽日系车“飘得像纸片”,却选择性遗忘修车时的心绞痛——变速箱漏油修一次八千,机电单元故障换个一万二,电子故障灯亮起来比春节灯笼还热闹。
日系的精髓藏在十年后。当你看着20万公里的雅阁发动机舱除了灰尘别无他物,而同年份的迈腾已换过两次涡轮;当你发现凯美瑞保养费只要德系车零头,加油时92号汽油比95号每升省七毛——这时才懂什么叫“省钱省心才是真豪华”。日系车用CVT变速箱不是技术落后,而是把平顺省油玩到极致。钢带传动虽缺乏激情,但60万公里出租车上验证过的可靠性,比4S店销售吹嘘的“德国工艺”实在得多。
最讽刺的是,德系引以为傲的双离合,在保时捷PDK上是赛道神器,到了家用车却成故障重灾区。干式双离合堵车时离合器片烧得滋滋响,湿式双离合修起来堪比心脏搭桥手术。而日系的CVT被诟病“踩油门光吼不走”,可人家钢带寿命比婚姻还持久——按时换油就能撑到退休。
真正的懂车,是明白没有神车,只有合脚的车。要激情?选德系,但得备足修车钱;图省心?挑日系,但忍得了高速噪音。那些叫嚣“开过德系就回不去”的人,不是蠢就是坏——要么没被修车厂宰过,要么假装看不见日系车满街跑的出租车。
十年后,德系车主摸着干瘪的钱包怀念推背感,日系车主摸着完好的变速箱笑而不语。所谓懂车,不过是年轻时选想要的,成熟后选需要的。
“积极管理你的核心业务,这真是一剂难吃的药。我们有很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墨菲表示,虽然底特律汽车制造商需要重新思考在中国的经营方式,但美国电动汽车领导者特斯拉的情况略有不同,与传统的底特律汽车制造商相比,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零部件方面拥有大约1.7万美元的成本优势,这有助于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使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汪品植)延伸阅读:与 (打工人天)天用的三件套 被飞书用 AI 重做了一遍 还将打:通、企微和钉钉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