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车市大洗)牌: 有人半年卖出;200万辆 有人却快掉队了

2025-07-23 15:08:55      来源:澎湃新闻

2025年刚刚过半,各大汽车厂商也交出了自己的「年中成绩单」。

这张成绩单可谓是「一半火焰,一半海水」,充满了看点。有的「学霸」一骑绝尘,比如比亚迪和上汽,半年就卖出了超过200万辆车;而我们熟知的「新势力」阵营里,有人欢喜有人忧,零跑成了销量冠军,小鹏、小米增速喜人,理想稳步前进,而蔚来则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到年底,又会有哪家厂商可能在汽车大战下半场被彻底淘汰?

新势力分化:零跑登顶,蔚来「焦虑」

今年上半年的「期中考」,战况异常激烈。头部「学霸」们,通过不断升级自己的「技能点」来巩固优势,追赶者则试图上演逆袭大戏。

毫无疑问,全班第一的宝座依然属于比亚迪。上半年狂卖214.6万辆,同比增长33%,这个成绩让所有对手都望尘莫及。

不过,即便强大如比亚迪,在国内也并非高枕无忧。吉利就像一位实力强劲的「同桌」,开始「抢」走比亚迪在一些细分市场的份额。吉利上半年销量达141万辆,同比增长47%,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暴增126%。因为成绩优异,吉利甚至自信地将全年目标上调到了300万辆。

新势力阵营的竞争,名次可能瞬息万变。

今年上半年的新势力销冠,是零跑汽车。上半年它交付了22.17万辆,坐上了榜首。零跑的「必杀技」是高配低价,用10万元级的价格,给你通常在更贵车上才有的技术和配置。

理想汽车(20.38万辆)的表现一如既往的稳健,但年度目标完成率只有31.9%,说明它虽然卖得不少,但离自己定下的「小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相比之下,小鹏(19.72万辆)则上演了「触底反弹」——仅用半年时间,销量就超过了2024年全年,它也是新势力中唯一一家年度销售目标完成率过半的同学。

作为现象级网红的小米汽车,延续了其「顶流」表现。上半年,小米交付量超过15万辆。3月,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小米汽车全年交付目标由30万辆提升至35万辆,所以目前完成率约为43%。6月底,小米YU7正式上市,仅1小时订单数突破28.9万辆。接下来,对小米的考验依旧是产能。

当然,考场上总有为成绩发愁的同学。有近一半的新势力品牌,年度目标完成率还不到30%。

鸿蒙智行(含问界、智界等品牌)上半年总销量超过20万辆,实力不俗。但尴尬的是,由于其定下的年度目标高达100万辆,目前完成率仅20%,是「目标与现实落差最大」的一个。

蔚来上半年交付11.4万辆,目标完成率为25.7%。深蓝汽车(14.32万辆,完成率28.6%)、岚图汽车(5.61万辆,完成率28%)等品牌同样面临严峻挑战,下半年的冲刺任务异常艰巨。

2025上半年的汽车市场,没有所谓的「躺赢」。即便是冠军,也面临「追兵」;即便是「顶流」小米,也受困于产能。每个品牌都在解一道属于自己的难题。

新能源「火箭」失速

提到中国汽车市场,你肯定听过「内卷」这个词。但内卷的核心,其实就是新能源车如何「抢」燃油车的地盘?

从2020年开始,中国新能源市场似乎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渗透率从不起眼的5.8%一路冲到了47.2%。这个速度,远超出了所有专家的预测。按照国家相关部门原本的规划,2025年能达到20%就不错了。

就在大家以为新能源车会轻松突破70%、80%的时候,它的增长速度却悄悄放缓了。最新的数据显示,虽然销量仍在增长(同比增长32%),但那种「爆炸式」的势头似乎有所减弱。

更有意思的是,新能源车家族内部也发生了变化。我们通常说的新能源车主要分两种:纯电动车(EV),只用电池,没有发动机,需要充电;插电混动车(PHEV),既有发动机,也有一块可以充电的电池,可以加油也可以充电(我们常听到的「增程式」也属于这类)。

过去,真正带来最大增长量的是有发动机的「插电混动车」。2024年,插混车型销量增长的趋势很夸张,同比增幅达76.9%,比纯电车型高54.3个百分点;插混车型占新能源整体销量的比例为42.1%,同比大幅提升8.6个百分点。

但今年的新数据显示,风向变了。

6月份数据还没出。今年前5个月,插电混动(含增程式)车型零售销量为169万辆,同比增长28%;相比之下,纯电销量为266.2万辆,同比增速为38.2%。

除了动力类型,汽车市场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巨变。高端市场「变凉」。30万元以上的高价车,市场份额从去年的15.1%萎缩到了今年的10.8%。无论是传统豪华品牌还是新势力的高端车型,都感到了寒意。

相比之下,平价市场「火了」。10万元以下的车型销量激增了51%。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乾坤大挪移」?背后最重要的推手是国家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这个政策的玩法是「按车补」,而不是「按价补」。也就是说,无论你买多贵的车,补贴的金额是固定的(比如补贴2万元)。

我们来算一笔账:你买一辆30万的车,补贴2万,相当于打了9.3折。但如果你买一辆6万元的车,同样补贴2万,就相当于打了6.7折。

这个折扣力度对于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很多6万元的电动小车,在国家和厂家双重补贴下,消费者可能花3万多就能开回家。这极大地刺激了低价位电动车的销售。

出海2.0:从「产品出海」到「全球扎根」

如果说国内市场是竞争激烈的「决赛圈」,那么海外市场就是中国汽车正在开拓的「新大陆」。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491万辆,历史性地超越了老牌汽车强国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而且这个势头还在继续。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持续增长,其中最亮眼的是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激增了64.6%,占到了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和国内市场巨头林立不同,在出海这件事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众多品牌组成了浩浩荡荡的「远征舰队」。

奇瑞汽车,一直是中国汽车出口的「学霸」,上半年出口55万辆,稳坐头把交椅;上汽集团,同样是出口大户,上半年销售近50万辆。比亚迪的海外发展可以用「跨越式」来形容。在过去短短3年里,比亚迪的海外月销量从不足1万辆,飙升到今年6月的9万辆。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海外市场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关乎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比亚迪甚至定下了一个宏伟目标:未来实现千万销量,其中一半在海外。

与此同时,中国车企出海不止于卖车,更要「扎下根」。过去,中国车企是「产品出海」,就是把在中国生产的汽车,用大船运到国外去卖。

而现在,中国车企正在进入「全球扎根」的新阶段。这意味着什么?不再只是运输,而是直接在海外建厂生产。这不仅能降低成本、规避关税,还能更贴近当地市场。

2025年7月,比亚迪的巴西工厂首辆汽车已经下线。与此同时,比亚迪、上汽、长城、广汽等中国品牌纷纷在泰国建厂,把这里作为辐射整个东南亚的生产基地;在西班牙,奇瑞用了一个很聪明的方法,直接接手了日产的旧工厂,快速投产,这为它在欧洲市场节省了宝贵时间。

与此同时,出海的不仅有整车厂,还有他们的「战友」——比如生产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企业。大家一起去海外建厂,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就好比一支远征军,不仅有冲锋的士兵(整车厂),还有强大的后勤和武器补给(零部件厂)。

AI终局之战:真正的「军备竞赛」已开始

如果说中国新能源汽车上半场的竞争是关于电池、续航和价格,那么下半场的核心,只有一个词:AI。这不再是一个加分项,而是决定一家车企生死的「核心变量」。

现在,如果你还认为这些公司只是造车壳和轮子的,那可就落伍了。他们正在争先恐后地撕掉「汽车厂」的标签,换上「AI公司」的新名片。

小鹏汽车在2024年就高喊要转型为「AI汽车公司」,并发布了包括AI芯片、AI大模型、飞行汽车在内的宏大AI体系;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也直言,「理想不是汽车企业,而是人工智能企业」;就连吉利这样的传统巨头,也在2025年高调宣布,要「成为AI造车第一车企」。

从新势力到老牌巨头,所有人都意识到,未来的汽车,本质上将是一个「长着四个轮子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不过,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今年年初,车企们恨不得天天宣传「全民智驾」。但因为一个「黑天鹅」突发事件,他们反而对智能驾驶保持了某种程度的「沉默」,甚至刻意弱化了宣传。

这是他们放弃了吗?恰恰相反。

这说明,智能驾驶的技术竞争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这不再是开发布会、喊口号就能解决问题的阶段,而是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和顶级人才进行「暗中发力」的时刻。业内认为,辅助驾驶已经进入「十倍速」的技术突破期,真正的拐点即将到来。

这场AI军备竞赛,主要在两个方面展开。其中之一是,迈向真正的自动驾驶。这是所有玩家的终极梦想。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曾预测:

3年内,实现HandsOff(脱手开),在高速等场景,你的手可以离开方向盘。5年内,实现EyesOff(闭眼开),车辆高度智能,你不需要时刻紧盯路面。10年内,实现MindsOff(随心开),上车告诉它目的地,然后你就可以睡觉、工作,车辆将完全自动驾驶。

另一个竞争的焦点是,更懂你的座舱。过去的汽车,「冰箱、彩电、大沙发」被认为新能源豪华的特点。而未来的汽车,真正的核心是以AI大模型为基础的智能座舱。

这就需要一颗极其强大的「心脏」——座舱芯片。目前,算力竞赛已经开始。高通的下一代座舱芯片8397,AI算力高达300TOPS,可以流畅运行相对复杂的140亿AI大模型;小鹏G7的座舱里,塞进了两颗强大的芯片(图灵AI芯片+高通骁龙8295P),让AI算力提升了26倍。

随着2025年下半年的到来,这场终局之战的序幕已经拉开。牌桌上的玩家们都亮出了自己的底牌。未来,还会有意想不到的「黑马」杀出重围吗?还是说,有人将在这场惨烈的竞赛中,被提前淘汰出局?

序章已经足够残酷,而真正的决战,才刚刚开始。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责编:空妍妍编辑

原来绝经不是突然不来月经了

  国泰航空之前已在内地开通19个航点,但这次格外用心,为乌鲁木齐航线专门投放了配备可全平躺商务舱座椅的A330-300宽体机,在机载娱乐系统加入了《我的阿勒泰》,商务舱酒单上还出现了新疆产的红酒。

申请执行万

  要解决这一问题,放松税收征管并非良策,因为这不仅涉及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渎职问题,也影响社会公平,毕竟各地税务机关征管力度不一,将影响企业公平竞争,有违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

醉梦

  第一,台内务问题难解。近期“在野”党主导的台立法机构改革行动,造成“朝野”关系紧张、立法机构议事冲突频传;台行政机构提复议案让行政和立法冲突浮上台面,政党纷纷走上街头诉诸群众,政局动荡、人心不安。

男生被教官体罚做深蹲致换肾

  纪宁说,目前中国青少年网球尤其是女子青少年网球,已经成为体育职业化和商业化领域一个风口。郑钦文夺冠能促进更多中国青少年加入网球运动。与此同时,中国网球训练场地和比赛场地硬件条件以及软件设施也在发生巨大变化,网球经济蕴含的巨大空间也随之逐步释放出来。

霍尔木兹海峡

  8月28日上午,中国煤矿文工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文工团领导任命决定。经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决定,任命靳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团长。

保护情绪和保护健康一样重要

  美国财政部本周早些时候也公布了新的反俄制裁方案,涉及俄罗斯以及中国等其他国家的300多家公司、银行和数十名个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3日表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滥施单边制裁贻害无穷,严重损害他国主权安全,造成人道惨剧,破坏产供链稳定。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美方制裁更是变本加厉。而这种乱舞制裁大棒的做法,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成为世界一个主要的风险源头。/p>

伊朗超三分之一导弹没有被以军拦截

  公器私用,将地质调查、矿产开发等权力作为敛财纳贿的工具,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项目承揽、矿权审批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p>

张凌赫王老吉品牌全球代言人

  中国煤矿文工团成立于1947年东北解放区,是国家级艺术院团中历史最悠久的单位之一。2005年,加挂了“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的牌子。2018年9月,转隶到文化和旅游部。